“哦。”武三思有点患得患失,代王竟然不用他啊。
他是不是失宠了?
饭堂阿姨打饭的速度丝毫不慢,很快就轮到李弘一群人。阿姨不认识代王长什么模样,不会因为李弘是萧靖的儿子,就多给两勺。
“小同学,你想吃什么?吃米饭还是面?自己选四个菜,然后到那边领水果和汤。”阿姨指着另一条队伍,那里排着一群学生,走时每人手里都端着一碗汤和一个红色的果子。
“我想吃米饭,菜要咕噜肉、鱼香肉丝、韭菜炒虾仁和酱油鸡。”
李弘认得字,他没有以貌取“菜”,而是指着挂出来的菜式名单,按名字选了几个可能好吃的菜。然后他睁大眼睛,一脸震惊地看着饭堂阿姨的表演——
阿姨的大勺抖啊抖啊,居然抖掉了两块红红的肉。满满一大勺肉丝,眨眼睛少去一半。韭菜炒虾仁倒是没有被颠出来……
因为虾仁原本放得不多,充其量是提鲜。阿姨心中有数,她若是再抖两下,虾仁都要没了。
酱油鸡被颠出来的是鸡脖子和鸡头,见此,李弘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的运气不错。
木制的餐盘被划分出来好几个方格,一块儿盛主食,旁边的是必选的蔬菜。李弘捧着自己的餐盘,看见自选的四个菜装得算多,嘴角微微地翘起来。
闻起来很好吃。
代王的隐藏爱好,是爱吃肉。
但这孩子从来不说。
武三思跟在李弘的身后,他有样学样,特意选了和李弘一样的菜。柴希也喜欢吃肉,他瞅着饭堂盛菜的大盆,专挑看起来疑似是肉、块头特别大的菜。
唯有郭纯选的素菜多,他想的是:人人都选吃肉,他弄点好吃的素菜,可以分给弘表哥。
四人选了一张长案,放下餐盘,正准备吃饭。李弘的饭没吃到嘴里,突然站起来,对着前面招呼:“三哥,大姐姐——”
李上金和李下玉朝着他们走过来,手里拎着不少东西。二人先把东西放在李弘这里,然后风风火火地跑去打饭。
饭堂四菜一汤是和宫中不一样的菜式,义阳公主笑得眉眼弯弯。她喜欢尝鲜,刚才跟李上金一块儿横扫小卖部。李上金带着钱,他们买了瓷盅里的方便面,问饭堂阿姨要了热水,想要尝尝泡面的味道。
更兼淑妃派人来送饭,义阳公主手里有太多吃的。
“见到你们人多,可真是太高兴了。”姑娘不爱浪费,幸好她家亲戚多,“五弟,你们可得帮我分担一点。”
义阳公主大方地把宫中送出来的食物,分予众人。不是说宫里的饭菜不好吃,而是她吃了好多年,早吃腻了。
还是外头的野路子香!
“为什么这道菜叫咕噜肉?这个名字太奇怪了……”
“鱼香肉丝没有鱼欸。”
“酱油鸡那么黑,能好吃吗?”
“唔,韭菜的味儿太大了,但是虾仁很嫩啊。”
“哇,我的方便面真的跟汤饼一样,居然不用开火就能熟!”
十岁的义阳公主一边吃饭堂菜,一边吃泡面,差点把自己撑死。跟她同桌的李弘等人也好不了多少,大姐姐带过来的食物太多了,连武三思都撑得肚子圆滚滚的。
饭堂免费提供的汤,他们实在是太饱了,没要。但是阿姨派的水果,孩子们一人拿了一个。
红色的赤柰(柰读音同奈)看起来很诱人,萧靖看过,跟苹果的模样很接近。后世吃的苹果是西方苹果,口感爽脆,而中国本土产的苹果口感是绵的,直到清朝的时候,绵苹果才被西方苹果大范围取代。
义阳公主把赤柰放在书包,一直没吃。直到放学回家,萧淑妃从她书包里翻出来一个果子。娘娘看过女儿的食盒,很满意,全空了。
她以为李下玉没吃饭堂的饭,出去上学饿坏了。
萧淑妃絮絮叨叨地说:“我就说嘛,阿武开的学堂肯定没什么好吃的……这枚果子是谁给你的,跟上贡的朱柰看着差不多,是谁那么有门路?”
朱柰是贡品水果,每年丘县官员进贡三百个朱柰,淑妃能分得十几个。她不舍得吃,全让三个儿女吃了,她以为是学校里藏龙卧虎,某宗室有门路,私底下收受贡品。
这可是大事!
谁知义阳公主摇了摇头,回答道:“阿娘,这是饭堂里派的水果,每人能得一个。”
萧淑妃:震惊!
阿武的手已经伸得有那么长吗?阿武私收贡品,圣人不管管她?
“这事儿你耶耶知不知道?”
“耶耶应该知道吧……”义阳公主把在学校的见闻说出来,“他们说,这个不叫朱柰,叫赤柰。这叫爱心助农,贤妃专门派人去酒泉收购的,应当是给了农人不少钱。”
柰在酒泉和张掖一带种得最多,那边属于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大唐出入西域的门户,外贸商业特别发达,是大唐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重点发展城市。
西域乱不乱,河西说了算。
张嫣跟萧靖讨论过,那么重要的地方,搞点什么特色产业比较好呢?
“不如种柰、棉花和甜菜吧。”
“陇右道本土有柰树,这倒是不难。但是棉花和甜菜……诏令推行下去,朝中定是有人反对。”
“这有何难?”
萧靖喀喀喀地啃完嘴里的苹果,计上心来。
作者有话说:
啊,今天更新好晚,我继续码字,看零点能不能再更一章。感谢在2021-03-17 23:59:38~2021-03-19 20:43: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每天都想厌世番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