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2 / 2)

一位不喜亚洲女子,他爱的是金发碧眼的同族女郎,他爱她的高大丰满,爱她如天使般的面容。

另一位则好东方女子:“你有漆黑的眼睛,漆黑的头发,还有让人惊艳的淡黄皮肤。我喜欢你细巧的眼角上挑出的诱人风情,喜欢你饱满柔软的嘴唇,还有柔和平展的面部轮廓,以及你幽怨神秘的回眸,这是你独有的气质,让人倾心。”

在一条隐蔽的街道里,都可能同时住着贞妇、淫娃、道学先生和花花公子,何况是一个国家。

某人紧追不舍:“那么,大体呢,他们对中国人有什么看法?”

大体我也不知道,我不是统计局的,我也不能将厌恶我的人和喜爱我的人混为一谈、互相比较,只因他们都是法国人,这对他们也不公平。

这么说吧,他们知道中国人都是黑发黑眼,勤劳能干,孝顺长辈,喜欢耍小心眼,同时又热情——对外国人简直热情得过了头,喜欢群居,拥有非凡的生存能力,女人比较顾家,几乎都是独生子女,造假高手,觉得面子很重要……

他们可能忘了,在中国,懒虫也寄居在每个角落;有人遗弃年迈父母;有人诚实到可怕;有人冷漠,觉得孤独感也是快感;有些女人天生适合当女人,不适合当母亲;超生游击队很多很多……

在我们的眼里,法国人是这样的:金发碧眼,浪漫懒散,生活闲适,藏独者,多情放荡,前任总统是个傻子,红酒和奢侈品做得很好,男子女子好像都很美。

我们不知道,“法国人”只是一个称呼,拥有法国国籍的就是法国人。不光是白人,其中有黑的、黄的、棕的、混血的、黑发黑眼的、棕发黑眼的、金发碧眼的、棕发碧眼的、金发蓝眼的、棕发蓝眼、红发灰发……有人凌晨起床工作,有人为买房子再找一份体力活,有人无所谓达赖喇嘛,有人睡地铁、冻死街头,有人为情黯然神伤……歪瓜裂枣也不在少数。

在中国,你喊一句什么分裂国家的话,绝大部分不上门揍你也会骂到你皮肤发痒,举旗擂鼓扬言要发动战争的也大有人在。

在法国,你喊一句“阿尔萨斯”是属于德国的,“科西嘉岛”是独立的,他们大多笑笑,心平气和地解释说这些都是属于法国的;如果政客有什么举措,他们就紧张了,大意为“和平年代,我们用税收供奉你们;战争年代,我们用我们父亲、儿子、兄弟的性命来换取你们的政绩,满足你们的野心……”大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哲学精神。

这个世界很大,大到让人晕头转向,我无法统计那么多人的看法,无法用几句话将其概括。

无论在城市乡村、国内国外,我都收获过友谊、爱情。他们无论是黑发还是浅发,都曾让我感动,教会我成长,帮助我消除庸人自扰的心理,让我用更明亮的双眼看待这个世界。

较之法国人,我们对生活背负得更多,也更顽强。虽然对世界的接受面很大程度来源于网络,我们却有着更宽容的心理,更柔软温和的世界观,因为我们有着庞大的国土,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处世观,以及美到极致的汉语言文化……

如果还有人问:喂,你在法国到底有没有受过歧视?

答:在哪里没有歧视呢?

我们都是普通小民,收获友情,接受异议,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