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2 / 2)

草根的花样人生 火夫 1850 字 2024-03-16

不同的心态但却是相向而行,这就好办了。冯国胜也对一些高难设备提出了建议并作出了计划。

花了近两个小时,一份有内容的报告出炉了。这份报告有问题、有计划、有解决的办法、有落实到的人,有完成的时间。

散会后高志峰拿着报告找到霍宝誉并向他作了全面系统的汇报。霍宝誉听完高志峰的讲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心里非常地气愤。他当初赶走原来的设备科经理,花高薪把冯国胜请过来,就是为了将公司的设备维护的更加好。现在倒好,按目前的情况连正常的运转都成问题。这不是在一干厂长面前打自己的脸吗?因为胡志成和韦光辉都不赞成自己调换原来的设备科长。

“你看我们是不是该换个设备科长了,这根本就是不作为。”霍宝誉近视镜片下透着阴冷的目光。

高志峰心中一惊,可别呀,如果因为自己的一个报告就葬送了冯国胜的工作这就有点太过残忍了。打工不易的感觉在高志峰遭受不公平对待以后更加强烈了。老话说得好“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种事我不能干。

“霍总,我看这冯国胜只是组织和管理能力差点,现在正是要大面积维修的时候,临阵换将有点不妥。平时我多看着一点就行。待过了生产高峰期,你想怎么调整都可以。”高志峰思路一转换了一个说法保全冯国胜。他眼巴巴地看着霍宝誉,不知道他是否答应,要是他不答应的话,交接的工作就会难死自己,到时设备出了大问题,替死鬼都没有一个。

霍宝誉沉思了一上,“如果你觉得可以控制好局面那就先留下,这个报告在今晚的会上专题讨论吧。”

“好的,那我先出去啦。”高志峰终于松了一口气,起身走出了霍宝誉的办公室。

晚上的会议先是营业总监鲁余香和业务部经理魏开明汇报接单中遇到的问题,因为一个日本客户的大单纠缠了近两个小时,问题的症结在于日本单量大,利润超薄,弄不好就要赔偿。

韦光辉认为这种单子做了没意思,不如不做,而其它人认为现在是淡季做这些单子最起码可以维持工资的发放。最后在僵持不下的情况下霍宝誉还是决定了做,因为鲁余香在桌子下踩了他一脚。

接下来高志峰作了关于印染中心设备维护状况的简介。这下炸开了锅,韦光辉首先发难,接着是胡志成。一些耽误货期的单子和一些有质量问题的单子,一股脑地推到了设备上。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原来这些贵重的印染设备如果要请外援来修都是要通过他们的,这其中的好处不言而预。估计现在都让冯国胜拿了。

还有一些原因其实在于霍宝誉,霍宝誉人年轻没有主见,只要是花大价钱的,他都狐疑不决,也导致了现在的状况。

为此冯国胜也据理力争。但是因为整体状况太糟糕,所以争得也底气不足。

接下来发难的是鲁余香和魏开明,因为她们要直面客户,到时耽误了货期,最麻烦的要数营业和业务。

待大家都争论的差不多了,高志峰才抛出解决方案,对于简易可以自己维修的安排,大家都没有意见。但是对于请外援维修以及大型设备的改造一块,大家讨论就热烈了。因为高志峰的方案里只对具体设备注明了外援或改造。但是没有说是谁来主持这个请外援或改造的工作。

如果谁获得了这个主持工作的机会,谁就有可能从中获得极大的好处。按正常的程序当然是应该冯国胜来主持,但是鉴于他的工作成果大家主动忽略了他。韦光辉和胡志成俩个老对头出现了高度的统一,染色的设备胡志成说由韦光辉主持,而印花的设备韦光辉主持。

霍宝誉对于这两个人是既离不开对百般防备,因为他们的猫腻太多,尤其是韦光辉占得比重更大。

久争不决的情况下,霍宝誉推出了一个控制严密的程序。凡重大设备需改造或外请大修由厂长报品管部登记,品管部登记后由经理吕良伟召集韦光辉、胡志成、鲁余香、魏开明、周博明、高志峰召开招标会议。选出单个项目的主持人,主持人招集招标组成员搜集维修公司标书。最后大家评标,将评标选中结果交霍宝誉确认同意。然后再改或修。

听着这个看似严谨而规范但是没有操作性的方案,高志峰彻底无语了。这样一轮下来该做的东西没有做,不该耽误的耽误了。又是一个为了管理而管理,不是为了效益而管理的事情发生了。

对于这样迫在眉睫的事就应该杀伐果断,就算是他们从中有渔利,但那也是小利益,对比起公司的大损失来说那就是微不足道了。

看来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冯国胜的问题,而是霍宝誉的问题。高志峰开始在想从这件事情上抽身了。这样搞下去不出问题才怪呢!

既然是小老板发话,那么大家有问题也没有问题了,况且都过了晚上十二点了。走一步看一步吧,于是都说没意见。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