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潘之阳的关心(2 / 2)

草根的花样人生 火夫 1815 字 2024-03-16

其实高志峰也知道他们说的是实话,有他们一句话不要说少奋斗十年,至少可以少奋斗很多年。他只要做好他们的跟班,作为草根的高志峰,一定可以有超出一般人的前程。他也知道经过今晚这一聚,他就算已经融入到这个圈子里来了。

大家兴致都很高,边吃边聊,男人要不聊女人,要不就是聊事业。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公司这些年在大陆投资的事,这让高志峰大开眼界。有许多私密而充满智慧的资本运作,这在教科书里是永远也找不到的。

当谈到中山染厂关闭的事情时,高志峰听得更懂了,因为这件事他有小小的参与。话锋一转潘之阳问高志峰中山的那些存仓布和炼染设备是否到达。

高志峰边想边说,条理清淅地汇报道,“布匹已先期到达大佛昌明绸厂,炼染设备要到月底才能到达。另外有一批印染设备太大要分拆要下月初才能进入歌扬厂。”

潘之阳点点头,他对高志峰的执行能力是非常相信的。高志峰趁这个机会举起酒杯向俩位大佬敬酒,并请他们多多指出工作中的不足,自己定会不遗余力地工作,这差不多就是效忠誓言了。

这时侍女正端上一人一例河豚,这是正宗的野生河豚,味道异常鲜美,有拼死吃河豚一说。

三人优雅地吃着这人间美食,高志峰吃得认真,一时没留意是谁起的头,讨论起集团最大的一块“肥肉”来。

荣华集团以生产真丝服装为主,产品百分之九十五都是销往国外,其实做的是世界众多知名品牌的贴牌。每年在国内采购的面料大概在九个亿左右。

这是绝对是一块大“肥肉”,只要主管采购的人稍微黑心一点,一年产生一个百万富翁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后来的事实证明不是百万富翁而是亿万富翁。

高志峰不敢光顾着吃,他们在谈论着这个重大的课题。大意是在中山染厂里有一个集团面料采购部,里面有五十多名国内顶尖面料人才都是当年从专门的丝绸院校招来的。

叶子贵要到大佛昌明丝绸厂当董事长,他想把他们都移到大佛去,而那些人才不愿到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小县城去,目前考虑只有放在省会临州了。叶子贵是集团老二,香港也有很多工作,所以他只能在香港、临州和大佛三点一线地跑。

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有一个人可以管控这个部门,基本思路是管控者不管采购只管面料存放、资金、人员行政事务。而采购主官不管资金、不管人员行政事务。管控者必须是熟悉临州工厂流程的人,采购主官就是现有中山人员。这样人员就可以相互制衡。

霍家雄和叶子贵作为集团的熊大熊二精心设计了这样一次变迁。他们希望形成真正意义下的集团采购,为集团降低材料成本。已经有最大的服装厂飞鸟厂不太听号令,现在有了更大的建业厂,如果效法飞鸟厂,那就会是一个很被动的局面。

老大老二都很忙不可能亲自来操作这个事,因此他们把潘之阳找去,因为临州的一切具体事务都是潘之阳负责。

当他们讲到这里时,郑一山就问高志峰听懂了没有,高志峰自然是听懂了,现在他们在物色一个采购部的管控者。

于是认真老实地回答听懂了。郑一山诡笑着说,你听懂了还不敬你老板一杯酒。高志峰明白这是郑一山抬举自己向潘之阳要这个管控者的位置。

高志峰只是坐着傻笑,这是最聪明的做法,敬了酒说明自己想得到这个位置,万一潘之阳另有人选那就难为情了。

潘之阳笑着说你应该向他敬酒,他在老板面前一句胜我十句。听到这句话高志峰就明白了,两位大佬都倾向于自己。于是忙站起来给两位老大敬酒,对他们的培养表示万分感谢!

这时侍女已给每人端上一杯杨枝甘露,这是最后的甜点。喝完就将散席了,三人慢慢地品着。

潘之阳看着说高志峰说道:“志峰,我和郑董都很看好你,郑董提议你来任这个管控者你就要管好。一切事情你同中山的谭九珍联系搞定,我只告诉你,千万别伸手,如果你管不住你自己,到时就是害了你。”

这,就等于是任职前的谈话了。机会已经来临,自己必须象狼一样敏捷地把它咬到自己嘴里。

于是郑重地向两位大佬表示,“请二位老大相信我的人品,我最大的特点就是忠诚,可能人笨一点,但是绝对清廉。”

饭已吃好,三个人也吃得蛮热闹的,高志峰赶快去买了单,一共八千四百块。

把他们分别送回住处后,高志峰让司机把自己放在以往那条弯弯的小河边,自己走回去。他需要消化一下今晚的美食,更要消化潘之阳的重任。这是一个天大的惊喜,从此以后高志峰在集团就可以掌控更多的资源了,应该说已开始从量变到质变了。

潘之阳的这个关心可真是别具一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