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在绝望中寻找希望(2 / 2)

向死而爱 黄梅 1222 字 2024-02-18

但对任何一处都不像对家乡那样牵挂

探索世界的精神既不想束缚也不想限制我们

它只是想将我们一级一级地抬升、拓展

我们才刚刚回到家乡

形成一个亲密不离的圈子

就受到警示

只有准备好重新踏上路途的人

会摆脱懒惰的习惯

也许死亡的钟点也将来临

那里为我们构筑了新的空间

但生命的召唤将永不会终止

再见!这颗心,保持了健康并作出了告别!

<img src="/uploads/allimg/210S0/1-210S002434D30.jpg" />

这是一幅80厘米×120厘米的油画。画面中的两个女人都是我。这幅画在我柏林的住所悬挂了二十多年了。

离开德国丈夫时,我一无所有,只有这张油画。

在油画中,正面的女人身穿着传统湘绣宝蓝色旗袍,静坐在椅子上,面部表情端庄,凝视着前方,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开在画面前方。背面的女人犹如一尊希腊雕塑,感性沉醉地回头,身体是裸着的,头结是火红的,与身着旗袍的女人的素白色头结形成鲜明的对比。她站立在睡莲湖中……

无论是穿旗袍还是裸体,甚至是患了癌症,精神,总在那里。

油画下角有画家韩玉龙1996年创作时的签名。韩玉龙是中国美院的高才生,旅居法国的画家。

人生渴望分享,尤其是对特别的经历。

感谢天地出版社,特别要感谢负责出这本书的张万文先生和责任编辑陈素然女士,自从本书的出版合同签订之后,他们建立了一个“黄梅老师图书出版群”,在这个群里面不断商讨本书的修改、定稿、怎样宣传,书名、副标题、章节标题、章前语、封面……编辑一遍遍读我的书,给我修改任务。我曾经有十多本专著、译著和主编的画册被出版,但是第一次与出版社一起切磋这么多,有时候我有些烦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能够化解,因为说到底是编辑和出版社希望出好这本书,而我是作者。还要特别感谢极力推荐这本书出版的朋友海珍,她付出很多精力与智慧,为这本书献计献策。

2017-2018年于北京和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