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天亮了,拥抱太阳(2 / 2)

爱情万岁(下) 黄晓阳 14625 字 2024-02-18

我刚刚送走梦白,第一件事就是赶去邮电局给你发了一封电报,刚刚回到车队,现在又开始给你写信。

梦白告诉我,你没有死,你只是怕连累我,才想出那种方法,想让我断了对你的念想。妹子,这真是太令我惊喜太让我意外太让我兴奋了。十年了,整整十年了。这十年来,我没有一天不在想你,没有一天不在念你。许多时候,你悄然走进了我的梦里,醒来的时候,我会将头捂在被子里流泪。我感激上天给了我这样的梦,给了我在梦中和你相见的机会。每当你走进我梦中的日子,我会一连许多天充满兴奋和期待。

我在心中默默地祈祷,希望下一个幸福的日子快些来临。那时,我以为这一辈子,除了梦中,我们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了。我祈祷上苍,让我的梦成为你灵魂的家园,让你在每一个夜深时走进我的梦境。

妹子,无论做多少个梦,我都没有想到,上天会对我如此恩顾,会让你一直活在我的世界里。我想,是我这么多年的祈祷感动了上天,上天才会在那个动乱的岁月里,让你有力量顽强地活下来。

听说你还活着的消息时,我多么希望我能生出一对翅膀,迅速穿过蓝天白云,飞到你的身边呀。那时,我只希望我是一只鸟,一只无拘无束无怨无悔的鸟,一只除了你的方向,再没有任何方向的鸟。

妹子,我的好妹子我的亲妹子啊。

这么多年来,每当想起你的时候,我的心就是疼的,你知道吗?

自从失去你的消息之后,每一个日子都写着苍白,每一天都如同黑夜,我的灵魂,早已经随你而去,只剩下这具没有灵魂的空壳,还在这个世界上游走。行尸走肉是一个常用的词,可我以前根本就不明白这个词所代表的含义。失去你的消息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我自己就是行尸走肉,我的灵魂随你而去了。

而今天,现在,我的灵魂回来了,是随着你的消息一起回来的。我的天亮了。我的生命,重新有了色彩。

妹子,因为有了你,我的第二次人生开始了。

妹子,我太激动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这纸上写了些什么。我一定是语无伦次了。对了,等一等,我得咬自己一口,证明这一切不是在梦里。

哎哟,妹子,好疼,这么说,这一切是真的了?

妹子,我的亲妹子,我日思夜想的妹子,我一生一世的亲人呀。我好想你好想你好想你好想你呀。

方子衿知道,自己就是一堆干柴,只要有点风吹,再有点火星,这爱情之火,又会熊熊地燃起。她知道,这把火如果再烧下去,将会烧尽自己所有的能量。东西湖的那个夜晚陆秋生给她的暗示,她不是不懂,也不是不动心。同时她也知道,她这颗心,已经没法再动了。她既没有太大的希望嫁给自己爱的男人,也不可能三次结婚,三次都嫁给自己不爱的男人。这就是她的宿命。既然自己和白长山的这段情根本没有希望,既然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风雨,好不容易心情可以稍稍平静了,又何必再去搅动?就让那段情在自己枯槁的心中安睡好了。

她没有回信,可白长山的信是一封接着一封。她想,既然他知道自己还活在世上,再不回话不好,便给他写了一封回信。她在信中仅仅写了一句话:“哥,你还是忘了妹子吧。妹子没福,消受不了你的这份情。”

她以为从此自己可以归于平静,没料到白长山一个电话犹如一颗石子,彻底地打破了这种平静。白长山在电话中说,他要来看她,准备放下电话就去买火车票。她试图劝说他,可他似乎已经疯狂。他说接到她的信,他的心被割成了一片片,从来没有这么痛苦过,从来没有这么绝望过。现在他唯一的念头,就是不顾一切地赶到她的身边,和她生活在一起。他已经想好了,准备放弃现有的一切,去和她一起生活。她问他,他所说的一切指什么。他说,就是一切,工作和家庭,他什么都不想要了,只要她。这一辈子,所有的一切都不属于他,只有对她的这份感情,才是他唯一真正的拥有。如果失去了她,他便从此成了乞丐,从此一无所有了。她知道他是说得出做得到的,可他如果真的不顾一切来了,那就将他的一切真的毁了。她被这份情再一次打倒了。她说,好,我答应你,永远再不提分手,我们还像从前一样通信。

既然是宿命,那是一定挣脱不掉的。她不挣了,认命了。

可命运总是和岁月纠缠在一起的。彭陵野的纠缠随着对“文革”的清算而告一段落,她以为自己从此可以和过去告别,没料到赵文恭却突然冒了出来。那天,办公室的人叫她接电话,她还以为是白长山来的。长途电话是需要总机转接的,如果白长山给她打电话,先得拨通白河市,再通过白河邮电局叫通灵远,灵远县邮局再转接被叫机。有些大的单位在邮局有账号,接通之后,只需要报出账号就可以通话了。如果是私人电话,就得去邮局要牌排队轮号。打电话比拍电报麻烦得多,一般人不是有急事或者方便,肯定不会想到打电话。听说要接电话,方子衿的心就怦怦跳得厉害。她想,该不是白长山出差来宁昌吧?

接起电话一听,却是一个陌生的声音。

“喂,我是赵文恭。”

赵文恭?方子衿脑子里某根弦跳了一下。这个名字好熟,是自己的一个熟人。可岁月沉淀了许多的过程,这个赵文恭同自己哪一段过去交接过?她还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对方又开口了。

他说,我们的女儿应该有二十二岁了吧。对了,她叫么名字?

赵文恭,原来是他。她说,她是我的女儿,不是我们的女儿,更不是你的女儿。

对方沉默了半天,给她的感觉是受到打击后开始犹豫了,或许会放下电话。可是没有,几秒钟后又有声音传来:我现在回到省地质局了。我想见一见她。我没有别的意思。

这次是方子衿沉默了,她不知道怎么办。她不说话,他便一个劲地表白,说不是自己不管女儿,毕竟是自己的女儿,身上流着自己的血,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女儿。可是,命运对他不公,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方子衿抓住了机会,说,对了,你的三胞胎女儿怎么样?我记得你好像连红鸡蛋都没有给过我吧。

这样的电话,真是令人尴尬。方子衿捅破这层纸之后,对方再一次陷入沉默,却没有挂电话。她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力量握住话筒,很想立即将电话挂掉。同时又想,错不在自己,真理掌握在自己手里,有什么好怕的?心虚的应该是他才对。她意识到,这是自己面临的最严峻的一场战争,她不能退却,不能在他面前显示自己的懦弱。

过了不知多长时间,那边又传出声音,说我没别的意思,只想看看女儿。

方子衿说,这事我做不了主。女儿已经成人了,见不见你,你自己找她问去。

又过了片刻,那边传来犹犹豫豫的一声好吧,挂断了电话。

话筒里的忙音响了很久,方子衿还抓着话筒愣在那里。她最后的那句话是在提醒赵文恭,其实也提醒了她自己。女儿成人了,她这个母亲,再也不能替女儿做决定了,这一点,自己以前倒是没有意识到。何况,女儿在宁昌读书,赵文恭就在省城,要打听到女儿的地址并不是一件难事。如果他直接去宁昌大学找到女儿,几句好话,会不会把女儿的心给说软了?那一瞬间她作出一个决定,要去一趟宁昌。尽管没有想好去了以后怎样向女儿说明,却知道自己一定得跑一趟。

女儿的态度,给了她最大的安慰。可她没料到,自己不得不面对另一段未了情债,尤其没有想到,二十七年前中断的那个吻,被历史进行了重新剪辑。她知道,如果他的攻势更加猛烈一些,自己或许会以某种自己都不可能意识到的方式投降。她早已经不再纯洁,她永远都不可能再以纯洁的方式成为某人的俘虏。

历史又一次从终点走到了起点,她的心绪完全乱了。

春节姗姗而来。艳阳高照,竟然没有雪。女儿提议在宁昌过春节,就住在陆秋生那里。丫头不知知道了些什么,竟然想在她和他之间牵上一根红线。因为她不同意,女儿改变主意,提出邀请他来灵远过春节。这次,方子衿未置可否。最终,陆秋生没有来,方子衿也没有问。方子衿破天荒地买了很多鞭炮,将这个春节炸得天翻地覆。女儿却像一只燕子,整天就在外面飞,除了睡觉,根本不落家。

直到年初四,女儿才总算有时间陪陪她了。乡村的规矩,春节之后的几天都是拜年的时间。初一是拜族中长辈的日子,左邻右舍相互走拜的日子,也是老了人,上新香的日子。大年初二是新姑爷上门的日子,外孙给外公外婆拜年的日子。也有些地方初二不出门,有些地方初三不出门,说是出门不吉利。初四就是拜一些重要亲戚的日子了。“文革”中砸烂了很多东西,只有这个拜年的习俗根深蒂固,没有被砸烂。方子衿没什么亲戚可以走动,只是初一去院长王文胜家拜了个年,便老老实实呆在家里。方梦白的高中同学,只有她一个人考上了大学,其余的人绝大多数还在当知青,也有几个招工了的。以前,她是地主加坏分子的女儿,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天之骄子。同学们闹着要到她家聚会,于是约定了初五。

母女俩一早就开始为第二天的聚会做准备。方子衿为女儿的朋友准备一个招牌式宁昌排骨汤。方梦白从大学同学那里学到一个珍珠圆子,也准备一并献上。方子衿拿出年前准备好的排骨,砍成一段一段的,又将锅烧红,倒进一些菜油,等锅里冒出青烟的时候,把排骨倒进去,操起锅铲,翻动着排骨。不一定要把排骨炒熟,只要在油锅里炒一遍就成。经过这一程序之后的排骨汤,会更香一些。接着,将这些排骨盛进砂吊子里,兑上水,放进比排骨多两倍的切成大块大块的莲藕,加一些八角、桂皮等香料,搁在炭火上慢慢地熬。方梦白的珍珠圆子做起来稍麻烦一些,先必须将肉剁成肉末,为了这肉圆能松软可口,最好加点鱼肉一起剁。剁肉所用的体力不大,可动作频繁,一会儿便会手酸手软。

方子衿把排骨汤放在炭火上之后,走到女儿面前,对她说,我来吧。方梦白拿过脸盆,舀了两碗糯米,往盆里放了些水浸泡着。

母女俩一边干着活儿,一边说着话。母亲说,那个余显洲,对你好像很有意思吧。女儿的表情滞了一下,说,真是烦死了。母亲说,如果不喜欢人家,就早点回了他。女儿说,我回了呀,高一的时候回了一次,高二的时候又回了一次。在东西湖的时候,他一个月给我写几封信,我一封也没有回过。母亲转换了话题,问她,你现在的同学呢?有没有合适的?女儿说,在我们班,我是最小的。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对我都很好。母亲再盯了一句,有没有特别好的?女儿说,有几个。不过,学校禁止谈恋爱,我可不想违反校规。

恰在此时,有人敲门。方子衿正在剁肉,没有听到,方梦白先走到了门前。门其实并没有关上,方梦白走过去时,看到门口站着一个瘦高个的男人,五十多岁的年纪,穿着一件崭新的灰色卡叽布中山装,手里提着一刀用稻草系着的肉。方梦白问,你找哪个?男人说,你是梦白吧?我找你。方梦白疑惑地看着面前这个男人,说你找我?赵文恭说,我叫赵文恭,是你爸爸。方梦白突然之间来了气,说,我没有爸爸,我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你出去。方子衿在厨房里问,梦白,谁呀?你和谁在说话?方梦白说,哦,是,是一个要饭的。方子衿说,大过年的,上门都是客,别怠慢了人家。方梦白答应一声,转向赵文恭说,你走吧,别让我妈知道,否则,我饶不了你。赵文恭还想说点什么,方梦白已经转身返回厨房。

女儿再进厨房之后,显得魂不守舍,方子衿和她说话,她竟然像没听见一般。方子衿奇怪了,问,刚才那个人是谁?是不是余显洲?她说不是。方子衿又追问,方梦白提起垃圾往外走,说,我去把垃圾倒了。方子衿说,你忘了四天不出财的?不能倒的。方梦白似乎没有听到一般,端着垃圾出去了。她没有进一步制止。所谓四天不出财这种风俗,她并不十分相信,倒也就倒了。但女儿突然的变化,令她十分疑惑。果然,没过太久,女儿端着那些垃圾,神色慌张地回来了。

方子衿以目光向女儿询问。方梦白在房间里站了一会儿,手里仍然端着装垃圾的撮箕。方子衿再以目光向她询问了一次。方梦白似乎突然下定了决心,端着垃圾转身出了门。方子衿觉得女儿的行为十分怪异,放下手中的活,悄悄跟了上去。她还没有出门,就听到女儿在外面对某个人说,你这人么回事?大过年的,难道要我说难听的话吗?方子衿心中暗自一惊,嘀咕道,这丫头,对谁说话呢,这么凶。她以为是某个追求她的同学,正想出去看看,却听到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传来。

赵文恭说:“我是你爸爸呀。我大老远跑来找你,你……”

方梦白说:“我请你来了吗?我求你来了吗?你还知道你是我爸爸?我们最艰难的时候,你在哪里?我妈去了医疗队,我和阿姨一起去菜场捡烂菜叶子捡煤渣的时候,你在哪里?我妈被造反派抓去批斗,我一个人连家门都不敢进的时候,你在哪里?红卫兵骂我是黑五类,往我脸上吐痰,拦在路上打我的时候,你在哪里?”

赵文恭说:“女儿,我知道你受了苦。你也替爸爸想一想,爸爸已经老了。”

方梦白说:“你老了就找我来了,就要我尽责任和义务了?我有这样的责任有这样的义务吗?这么多年,你想过你的责任和义务吗?我妈在医院里生我,你在搞大鸣大放的时候,想过吗?你想过我妈把我带到这里来,我大病一场,差点就死了吗?你想过我们母女两人怕继父会骚扰我所过的那种忍辱负胆战心惊的日子吗?”

知道赵文恭找到自己家里来了,方子衿真的非常气愤,原想抓起扫帚冲出去,将他打走。转而一想,这事自己插进去,还真不是太好。她小心地退进了厨房,将剁好的肉放进一只大碗里,拿出两只鸡蛋,将蛋壳敲破一个小洞,通过洞将蛋清倒进碗里。这是做鱼圆的方法。往剁好的鱼肉里加进一些淀粉,增加黏合度,再加进两三个鸡蛋的蛋清,能够使鱼圆松软有弹性,增加口感。珍珠圆子是女儿学来的新做法,方子衿只是十分仔细地在想当然。想当然并且十分仔细有一大好处,至少不需要思考门外女儿和那个男人在谈些什么。

她以为女儿会主动和她谈一谈这件事。但是没有,直到离开家前往宁昌去上学,她都没有主动谈起。方子衿于是想,她也许觉得当面不好开口,会在新学期给自己的第一封信里谈吧。第一封信来了,根本没有提到这事,提到的是方子衿在宁昌时那些同事们的孩子们。

李淑芬的大女儿胡援朝,老三届的初中毕业生。受父母影响,“文革”中十分活跃。她和父母分属于两个造反组织,这两大造反组织势同水火,因此影响了千万个家庭,胡援朝带着妹妹弟弟同父母斗争,一个家庭便因此一分为二。胡援朝有先天残疾,按政策是可以留城的。可她一腔热情,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立志扎根农村,在广阔天地里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胡之彦夫妇巴不得这个头号敌人远离自己的视线,送佛一般将她送到了神农架那片原始森林里。

下去的时候,胡援朝是红五类,是标兵,党组织的重点培养对象,填写了入党志愿书,只等着批准为预备党员了。恰在此时,李淑芬揭发胡之彦同林立果办公室有秘密接触,是五一六分子。一夜之间,胡援朝在知青点的所有职务被解除了,入党的事自然也就搁置了。她在知青点有个关系密切的男友,关系好到只差没上过床了。这个男生反戈一击,将他们平时私下的谈话作为黑材料上报,因而获得一个招工名额。胡援朝拼命改造,希望组织对她个人进行重新评价。可征兵招工推荐上工农兵大学,全没她的份。后来通过各种关系回城的人越来越多,知青点的人越来越少。那年春节,知青点只留下胡援朝和另外三个成分不好的知青。年三十的晚上,他们四个人在一起守夜,喝了很多酒。也不知怎么弄的,胡援朝和那三个男生发生了性关系。事后,她用春节值班的半自动步枪将那三个男生枪杀了,又持枪冲到公社,打死打伤了几名值班干部。神农架是重刑犯监狱所在地,附近驻扎有大量的武装警察和军队,天还没亮,胡援朝就被大量武装人员围在一座山上,她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杀了。

这事发生在一年前,但被有关部门封锁了消息。春节后,方梦白去干妈吴丽敏家拜年,才听说这事。信中她还提到吴丽敏的几个孩子,喻学东可能要出狱了,可现在这形势,国家差不多已经停止招工,大量返城的知青在家待业,他的几个弟弟妹妹都没事干,他回来也只是增加家庭的负担。吴丽敏家现在的经济情况很不好。

其后的信件中,女儿谈的也都是身边的一些事,既没有提到赵文恭,也没有提到陆秋生。陆秋生的情况,他自己倒是来信提到了。他重返教育局,但因为恢复工作的人太多了,既有原已经在任的,又有“文革”中靠边站的,书记副书记有五个,局长副局长有七个,他是第五副局长。陆秋生的信写得非常冷静,不带丝毫感情色彩。

白长山的信,仍然保持着一周一封的频率。他的五个孩子,三个当过知青,现在全都返城了,国家无法分派工作。老四高考落榜,老五又面临高考了,但成绩并不怎么样,看情形很难挤上这座独木桥。二女儿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拉着妹妹和弟弟开了一间小餐馆。累是累点,收入倒比当工人强。白长山说,几个儿女全都跟了当妈的,性格都是那么要强,完全不把他这个父亲当一回事。在家里,他是没有地位的,因此,他们的事,他也懒得操心。唯一肯和他多说几句话的是大女儿慕芷。慕芷已经结婚,丈夫是一个老干部的儿子。“文革”中,老干部倒霉,儿子被下放到了北大荒,在知青点,只有慕芷对他好,两人因此恋上了。后来,这位老干部恢复工作,成了当地一家大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慕芷占了这层关系,被招工进了那间工厂,结婚时还分到了自己的住房。白长山在信中说,近来,身体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了。这似乎是老天在提醒他,自己在世上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因此,他正在着手实施一个计划。至于到底是什么计划,他一个字都没有透露,只是反复说,他一定要抓住人生最后的机会,他要真正为自己活一回。

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在一片欢歌笑语中到来。许多人说,这个春天,花儿开得特别灿烂,可在方子衿的眼里,一切都是灰暗的。她目前唯一挂怀的,就是女儿所面临的分配。她一直在心里祈祷,希望周昕若的身体能够好起来。但四月的最后一天,女儿来电话说,周爷爷再一次住进了医院,估计是撑不过去这一次了。

放下电话,方子衿对王文胜说,王书记,我要请几天假。王文胜看了她一眼,说,你不是有假吗?方子衿说,我是有假,但我不知道这次要去多少天。王文胜说,么事?方子衿泪意潺潺,说,周昕若要走了,我得去送他最后一程。

医院的高干病房里,瘦得像一张皮似的周昕若躺在病床上,口里鼻孔里插满了管子。嘴里的管子是输送营养液的,他先后做过两次手术,胃全部被切除了,只有通过导管输送营养。鼻子里的导管是输氧的,这似乎说明,由于癌细胞的扩散,他的肺功能遭到了极大破坏。方子衿进去时,周昕若在止痛针和安眠药的作用下睡着了,余珊瑶坐在里面闭目养神,看上去,她更加憔悴,脸色蜡黄蜡黄的,双眼有两只大大的黑眼圈。方子衿将手中的水果轻轻放下,弯下身来看周昕若,见他的脸色,死白死白的,一脸的干皮,有些像鸡脚上的皮肤。生命的色彩,正从这张脸上消退。特别的是,病房里竟然插着一束黄玫瑰,很大的一束,花瓣伸展着,异常执著和张扬。在白色基调之中,这束黄色显得那么刺眼,又是那么执拗。

方子衿站在病房里,往事如电影一般在脑中闪过。差不多三十年前,她第一次见到周昕若,那时他多年轻,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另一方面,他身居高位,却异常谦逊和蔼,待人真诚。当时,她并不觉得周昕若或者余珊瑶对自己是如何好,但现在回想起来,他们其实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在默默地关注她支持她。只是她自己不懂事,给他们制造过一些麻烦和困扰。余珊瑶后来的悲剧命运,虽然与自己无关,可她总觉得自己就是害她的其中一分子。想到这几十年来所经历的事,看看面前的周昕若,她再也忍不住,悲从中来,眼泪哗哗往外流。

抽咽的声音虽然很小,余珊瑶却惊醒过来,眼睛还没有睁开,口倒是先开了,说,昕若,你么样啦?说过再看床上的周昕若,见他仍处于昏睡中,鼾声异常滞弱。她转过头,才发现房间里有另外的人。看到方子衿,淡淡地说,你来了?么时候来的?方子衿说,刚来。你回去休息一下吧,我来替你。余珊瑶摆了摆头,说,他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又摆了摆头,说,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只能以秒计了。

方子衿突然觉得自己的胸口被堵住了,她实在忍不住,扑进余珊瑶的怀里。知道自己不能哭出声,只能是紧紧地抱住她。反倒是余珊瑶在劝她。余珊瑶拍了拍她的背,说,我已经很满足了。上天终于把他给了我,还给了我一个女儿。别说是这么几年时间,就是给我一年一个月,我也心存感激。现在,我什么都不想,只想好好地陪他走过这最后的时光,让他享受这一生中最后的幸福。

她松开余珊瑶,问,我能帮你什么?余珊瑶说,不用。等一会儿他醒过来,看到你在这里,不知有多高兴。你不知道,他一直非常喜欢你,就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这几天,梦白一下课就赶过来陪他,他可高兴了。余珊瑶站起来,走近那盆花,将花从花瓶里抽出来,走进卫生间去换水。方子衿从她手里接过花瓶,说我去吧。她换了水出来,余珊瑶接过花瓶,又将那些花插上去。她说,他喜欢黄玫瑰。说所有颜色中,只有黄色最纯洁最真实也最浪漫最高雅。

方子衿忽然感动。她觉得,余珊瑶正在享受一生中最美好的爱情,这段爱情给她带来的快乐虽然短暂,却成了她一生的养分,她也因此有了最大的精神财富。

余珊瑶确实是老了,仿佛只是眨眼间,就是迈六十的人了。她小心地伸出手指,将黄玫瑰上蔫了的边沿拈掉,同时在那里自言自语。她说,想想人的一生,大多的日子,其实都是平平常常没有意义的,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没有存在的价值。就像是天上的星星,绝大多数都是自生自灭了,来无踪去无影。只有少数的星星,在某一个时刻出现了激烈的燃烧,生命也因此有了瞬间的辉煌。一个人,如果燃烧过,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哪怕仅仅一眨眼的工夫,那也是辉煌过了。

余珊瑶是辉煌过了。她不仅和周昕若之间辉煌过,甚至早在此之前,她被韩大昌抓去的时候,就曾辉煌过,后来当系主任的时候,同样辉煌过。相反,自己辉煌过吗?也许,自己注定是永远都不会发光的?

陆秋生出现在门口。他刚刚下车,脸上有淡淡的灰尘,看上去显得疲惫不堪。他没料到方子衿也在,盯着她看了一眼,眼中有一种惊喜的光闪了一下,随即黯淡下去,转身对余珊瑶说,他怎么样?余珊瑶看了看陆秋生,又朝床上昏睡的周昕若看了一眼,没有说话。陆秋生走到病床前,认真地看着周昕若,脸上看不出半点表情。方子衿站起来,倒了一杯水,递给他。他接过,盯着她看了一眼,说,么时候来的?她说,刚到不久。坐吧。他坐下来。她随即坐在他身边。高干病房的陪房由医院供应伙食,现在已经到了开饭时间,余珊瑶拿出二十块钱,往陆秋生手里塞,说你们一起去外面吃吧。陆秋生说,要不三个人一起去吃。余珊瑶不肯,她说,在他离开之前,她不准备走出这里一步。陆秋生还想坚持,方子衿悄悄拉了一下他的衣袖。他会过意来,将那二十元钱放在床头柜上,和方子衿一起退出了病房。

两人一前一后走在街上,竟然好半天没有说话。方梦白迎面而来。她是下课后赶来的,刚刚下车,正往医院赶,一眼看到了走在前面的那个男人像是陆秋生,再看他侧后面的女人,是自己的母亲。她原想不理他们,让他们单独相处,再一看,他们两人竟然连话都没有,才改变主意,叫住他们。

三人坐进附近的一间餐馆。陆秋生说,你们母女俩聊吧,我去点菜。说着,先掏出烟,又掏出火柴,正要划的时候,方子衿咳嗽了一下。陆秋生看了她一眼,顺手将火柴装进了衣袋,又将叼在嘴里的烟卷取下来,向服务台走去。方子衿叹息一声说,真不知道他这个坏毛病么时候能改掉。方梦白说,一个人的一生,总得要有点依靠。陆伯伯这一生,大概只有烟是他的依靠了。方子衿心里动了一下,突然觉得女儿长大了。是啊,人的一生,确实是需要依靠的,余珊瑶的依靠是对周昕若的那份情,她的依靠是对白长山的那份情。陆秋生的依靠呢?除了烟,他还有什么?

陆秋生点完菜返来,手里还握着那支烟。方子衿说,想抽你就抽吧。陆秋生笑了笑,将烟放在嘴上,伸手去掏火柴,说,没办法,手里如果没有一支烟,总像是生命里少了点东西一样。方子衿说,能少就少抽点,你的肺肯定被熏黑了。陆秋生说,黑就让它黑吧。白也不见得好。接着,他转向方梦白,说,么时候分配?方子衿接过话头说,对了,你应该认识省教育厅的人吧,你想想法子呀。陆秋生没有答方子衿,而是转向方梦白,说,你考虑过去深圳吗?方梦白还没有回答,方子衿先开口了,说,深圳是哪里?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陆秋生看了看方子衿,说深圳是刚刚建立不久的经济特区,在广东,邻近香港。方梦白说,深圳市人事局来我们学校要人了,我已经报了名。方子衿一听就恼火,说,你报了名,怎么不和我商量一下?方梦白说,他们前天才来的,今天就要报名。陆秋生说,深圳好,我支持你。方子衿气不打一处来,说,好么事好?那么远,而且还不是省会城市。如果能留在宁昌,不比那个深么事的好?跑那么远,一年都难得见一次面。方梦白搂住母亲的脖子,半是撒娇半是玩笑地说,妈,等我在那边混好了,就把你接过去。她又转向陆秋生,说,陆伯伯,等你退休了,我也把你接过去,我们就在那边生活。陆秋生说,真有这样的好事?陆伯伯做不起这么好的梦啊,你还是好好孝敬你妈吧,她这一辈子不容易。方子衿说,你要是真的孝敬我,哪里都不去,就留在我身边。

陆秋生说,子衿,这就是你不对了。孩子大了,就像鸟长大了一样,要飞向更广阔的世界才行。你想想,当初,你如果不走出恒兴,结果……方子衿打断了他,说,是啊,我也一直这样想,当初我如果不离开恒兴,现在是么样子?如果我没有读大学,今天的我,是么样子?陆秋生知道自己比喻错了,连忙说,你别想太多了,时代已经变了。你看看这几年,社会变化有多大?用不了几年,深圳就会成为中国最亮的一颗明珠。方子衿冷冷地笑了一声,说,我还记得刚解放的时候,看一些新景象,我爸我妈欣喜若狂。可是结果呢?太远了的事,我看不清,也看不到。中国的事,有几个人能看透?今天说抓阶级斗争,明天说抓经济建设,后天抓么事,哪个晓得?我活了这么多年,真的是活怕了,么都不想了,只想过几天安安生生的日子。

方梦白和陆秋生都不说话了,大家低着头吃饭,气氛很沉闷。过了片刻,陆秋生问方子衿请了几天假。方子衿没明白他的意思,转头看着他,以关注作为询问。他说,刚才看过周昕若,觉得情况不妙,怕是撑不了几天了。他很想留下来多陪陪他,可是他有个重要会议,要开三天。方子衿说,你忙你的事去吧,我留在这里陪他。陆秋生轻轻地叹了一声,说希望他多撑两天,以便他来送最后一程。

几天时间里,周昕若一直都在昏迷,偶尔清醒的时候,眼睛睁开,也显得空洞,唯一的表情是一种惶恐。方子衿熟悉这种表情。那还是梦白很小的时候,她晚上坐在床前看书,感觉身后有动静,转身去看,见女儿睁着一双惊恐的眼睛寻找自己。每当这时候,余珊瑶便会放下手里的一切,走到床前,蹲下来,握住周昕若的手,在他耳边轻轻地说,昕若,我在这里。只要她的手和他相握,他的脸立即变得安详。

那天下午七点来钟,方梦白刚刚来到病房,周昕若醒了。醒过来的周昕若,显得比前几天精神,眼睛里的光感要比前几天强很多。他睁着眼睛四处看,口里发出某种声音。看到这种情况后,方子衿立即叫余珊瑶。余珊瑶看了一眼,也明白了,几步跨过来,人还没有蹲下,先抓住了他的手。这次,余珊瑶的动作并没能安慰他,他的手在不停地摆动,嘴里仍然有声音发出来。方子衿走到余珊瑶身边,认真盯着周昕若看了一眼,弯下身,凑在余珊瑶耳边说,要不要把周正接来?余珊瑶表情肃穆,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方子衿走到女儿身边,小声地对她说,你快去师奶家,把周正接来。方梦白有些惊慌,看着母亲。母亲又加了一句,快去。

方子衿和女儿几乎同时走出病房。方梦白还不肯相信,问母亲,周爷爷真的要走了?方子衿说,你快去,不然怕来不及了。说过之后,她走进了医生办公室。周昕若是高级干部,省里为了治疗他的病,组织几家医院的专家设立了一个专门医疗小组,分批在医院里值班。

专家们作了一番检查,然后一起离开了病房。没过多久,有一个护士过来叫余珊瑶,请她去医生办公室。余珊瑶起身想离开,可周昕若紧紧地抓着她的手,不肯松。看上去,他异常烦躁,牙关紧咬,显然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冒出来。护士离开后又来了一名医生,对方子衿说,希望她代表家属去一下医生办公室。方子衿拿不定主意,看余珊瑶。余珊瑶转过头看她,向她点了点头。方子衿看到了余珊瑶的眼睛。余珊瑶的眼里是宁静和从容,让人觉得她不是在送别一个亲人,送别一段感情,而是在举行某种神圣的仪式。

方子衿来到医生办公室,医生们都集中在这里。医疗组的组长说,病人已经进入回光返照,不会有太长时间了。刚才,他们已经跟省委有关领导通过电话,省委的意思是想征求一下家属的意见。如果家属坚持要抢救,他们会尽人事。但也只是将病人的痛苦延长几个小时。这事方子衿可做不了主,她回到病房,凑在余珊瑶的耳边,将情况告诉了她。她说话的声音虽然小,但他似乎听到了,抓着余珊瑶的手动了动,似乎是想向她传递什么消息。余珊瑶明白了他的意思,对方子衿说,老周说不必了。

方梦白和保姆一起,抱着周正赶来。方子衿立即接过周正,对她说,爸爸想你,快去看看爸爸。周正呼唤着爸爸,周昕若根本就不可能回答。小女孩不明白这一切,问妈妈,爸爸是不是睡着了?怎么不应我?余珊瑶说,宝贝,爸爸要出远门了,他会想你的。亲亲爸爸吧。周正爬到床头,抱住父亲的头,在他的脸上一次又一次亲着。说,爸爸你要去哪里出差呀?带正正去好不好?上次你走了,好久好久都没有回来,我和妈妈好想好想你。爸爸,你答应正正好不好?正正保证不调皮,正正最喜欢爸爸了。

保姆将周正抱开时,方子衿看到,周昕若的眼眶里竟然盈满泪水。那泪水干涩浑浊,很浓很稠。余珊瑶拉着丈夫的手,像拉家常一样说,你放心地去吧,我会带好我们的女儿。我会带好她的,我要让她成为大学生,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我知道,你一直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你说这么多年,国家荒废了几代人,这很可能影响国家民族几十甚至几百年。我知道你一直为这事痛心。我没有能力完成你的遗愿,不能在教育方面做更多,可我向你保证,我一定让我们的女儿成才。

周昕若似乎完成了最后一个心愿,鼻中有某种气息缓缓地吐出,滞弱而绵长。给人的感觉是他以极大的意志力在维持着自己最后的生命,现在他准备向这个世界告别了。余珊瑶和方子衿一样清楚这一点。她或许不希望这么快告别吧?她俯下身去,在他耳边说,秋生打电话过来,正在赶来的路上,你等他一会儿,好吗?周昕若的眼珠在紧闭的眼皮下滚动了几下,显然是答应了。

接下来,省委各部门的领导走马灯似的前来拜望。周昕若始终躺在那里,气若游丝。只有心电图显示他的生命还没有远离他的躯体,而这具躯体,从外部已经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迹象。这些人一批批地来,一批批地走。最后清静下来时,周昕若又轻轻地出了一口气。余珊瑶始终拉着他的手,坐在他的床前。等他们全都走尽,病房里再一次安静下来之后,余珊瑶再一次轻言细语地对他说话。她说,我知道你不喜欢这些人。他们已经走了,现在可以安静一会儿了。我知道,国家刚刚经历了一场大乱,一切还没有完全理顺,这需要时间,需要过程。你放心,正因为有了一些像你这样的人,国家才有希望,未来才会有一线光明。历史总是在向前进的,无论经历多少艰难多少曲折,没有人能够真正阻挡历史的前进。所以,无论在什么环境条件下,都不能丧失信念。你教会了我这一点,我也要把这种信念教给我们的女儿。我要让她知道,她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信念坚定的人,一个可以忍辱负重却绝不可夺志的人。她应该引以为荣,努力做一个他父亲所期望的人。

余珊瑶说话的时候,周昕若的眼珠一直都在动着,虽然微弱,却显示他能明白她所说,他在用最后的方式和她交流。看到这一幕,方子衿心里充满了感动。她想,有朝一日,自己辞别人世的时候,会有这样一个人握着自己的手,像告别一个老朋友那样同自己拉家常吗?人的一生,寻寻觅觅,为的什么?不就是为了找到一个这样的凡尘知己?自己有这样的凡尘知己吗?白长山?陆秋生?

脑中冒出陆秋生的名字,陆秋生便一阵风似的扑了进来。他只看一看在场各人的表情,立即明白了一切。他走近病床,在床边坐下来,抓住了周昕若的另一只手。这只手原本是由方子衿抓着的,陆秋生加上自己的手时,方子衿并没有将自己的手抽出来。余珊瑶轻轻地说,老周,秋生看你来了。周昕若的眼珠轻微地动了动,像是在和陆秋生打招呼。余珊瑶转向陆秋生,轻声说,他一直在等你。陆秋生自然理解这句话的意义,眼泪在瞬间溢出。他说,周叔叔,我知道,你一直希望我能在恢复教育方面做些事。我曾考虑过去中学当校长,但你不同意。为这事,我和你争论过很长时间,我觉得在自己现在的职位上,不可能有所作为,你说,我在现在的职位上,可以影响更多的校长。现在我终于想通了,我会竭尽所能。

周昕若的口和鼻子开始出气,不再是那种滞弱的气息,而是前所未有的流畅,如同开闸放水,水流不再节制。方子衿和余珊瑶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方子衿急切地叫了一声,周校长!方梦白大概也明白了,紧紧地拉着母亲的衣袖。余珊瑶却异常平静,对他说,老周,我想告诉你,能够嫁给你,是我这一辈子最大的幸福。

周昕若的头突然转向一边,嘴一张,一大口血从口里喷出。室内的几个人大声叫医生,第一时间跑过来的是一直在病房里守着的护士,她迅速将一只痰盂拿过来,接着周昕若吐出的血。好几个医生同时跑进来,他们并没有采取治疗措施,仅仅只是摆正了周昕若的头,让他吐出的血能够顺利地进入痰盂。最初,血仅仅从周昕若的口里出来,后来,连鼻孔也开始出血,那只痰盂很快就装满了。看着越来越多的血,周正吓得哭了起来,大声叫道,爸爸,爸爸,你怎么了?余珊瑶平静地说,正正,别哭,跟爸爸再见。

吐血停止了,周昕若的头轻轻地歪了一下。方子衿知道他已经走了,控制不住要哭出声来,可是嘴张开的时候,看到余珊瑶异常平静,她硬是将张开的口合上了。

其后几天,方子衿一直陪伴着余珊瑶。令她大为震撼的是,余珊瑶竟然没有流一滴泪。方子衿总担心她会倒下去,手臂一直不曾离开过她的手腕,女儿方梦白则挽着她另一只手。她们母女脸颊上的泪痕,一直都不曾干过。

隆重的葬礼结束,方梦白要返校了。余珊瑶竟然抽出时间对她说,梦白分配的事,老周帮不上忙了,真的很抱歉。方子衿连忙说,老师,你怎么还提这事?余珊瑶说,这是老周一个未了的心愿。他很喜欢梦白,也知道你们母女走到今天不容易,想在她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帮她一把。可是,他无法做到了。方子衿说,老师,你快别这么说了,你和周校长对我们的恩情,我们一辈子也还不了。余珊瑶说,老周一直到最后,还在考虑梦白的事,他曾经对我说,梦白应该考虑一下去南方工作。深圳是首选。

她的话一出,方子衿母女俩对望了一眼。方子衿突然觉得,这件事如果是周昕若的遗愿,那她绝对不能反对。即使心里痛,也只能留在心里。

回到家,刚刚跨进家门,余珊瑶像是耗尽了所有能量一般,身子一软,瘫倒在地上。方子衿措手不及,甚至连伸手去拉她的机会都没有。此时她才意识到,女人始终是女人,家庭的支柱一旦失去,她们瘦弱的脊梁,是扛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