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有句名言,当别人指责他偷过东西的时候,他振振有词地说“读书人的事,怎么能说偷呢?”他的意思是那要说“窃”!。其实李商隐的偷药之说就是从窃药之说而来的。最早记载“嫦娥奔月”的是《淮南子》,书里说“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一个“窃”字,可以反映出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取回的长生不死药并不是交由嫦娥来保管的,否则嫦娥也就谈不上一个“窃”字了,所以李商隐才跟着《淮南子》说嫦娥的药是偷来的了。
那嫦娥为什么要用“偷”或者说“窃”的方式呢?换句话说,后羿为什么不将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给他至爱的妻子、美丽的老婆来保管呢?
这就要说到后羿嫦娥这个传说故事的发生年代了。据我考证,后羿应该是夏朝太康时代的人。他先是射九日、平三怪,为百姓消除了灾难,万民把他奉若神明,人们拥他为王,有那么一些部落就团结在他的周围。夏太康是大禹的后代,是个昏君。后羿就带领百姓起来抗争。 后来他推翻太康的统治,先是立太康的弟弟仲康为帝,不久就干脆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有穷,统治着南到长江,东起辽东,西迄陇西的广大地区。所谓宝剑赠侠士,美女配英雄!在这个过程中呢,美女嫦娥与英雄后羿的爱情也就在血与火的考验中诞生了。问题是成为国家首领也就是羿被称为“后”以后,他就变了。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下太平了,没有忧患了,后羿渐渐的志得意满,骄傲起来了。他不问国政,常常委托宰相寒浞当朝,自己到山中打猎取乐。他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于是跑到昆仑山求取了王母娘娘的不死药。还有一种说法是说他是盗取了西王母的不死药。
后羿的这些变化,让进入婚后生活的嫦娥很失望。婚后的男人,总是让女人很失望,这很正常。但请注意,这个地方,也就是嫦娥的失望,是这个故事里最重要的关键点。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她到底有多失望?第二,她到底为什么而失望?这两个问题,答案的不同导致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内涵产生了重大的变化,我认为,这也是导致了后世嫦娥故事版本不同的最根本的原因。
第一个,也就是淮南子和李商隐主张的窃药说、偷药说这个版本。是说后羿作了王以后,对嫦娥渐渐疏远了。四处游猎,经常不在家。开始出差不过一两天,后来出趟差动辄十天半个月不回家,说起来工作忙,但谁知道他是真忙还是假忙。所以这夫妻俩都不能太忙,太忙了就成忙人了,“盲人”嘛,互相就看不见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看都看不见了,还谈什么爱情啊。这嫦娥对后羿的疏远,心生愤恨,再加上知道了后羿有了不死药,却不交给自己保管,这也证明了后羿对自己的疏远。所以她就一不做二不休,搬不倒葫芦洒不了油,她就把后羿那药给偷吃了。我个人觉得,这个版本倒更符合普通夫妻真实的生活状态。问题是嫦娥和后羿那不是普通的夫妻啊,所以就有了第二种,在这个基础上加工的版本。
第二种是说后羿做王之后的变化,都是些由善向恶的变化,是不良嗜好战胜英雄形象的变化。这让嫦娥很失望。在嫦娥失望的过程中,后羿一步步走向深渊,更加声色犬马,胡作非为。但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换了一般女性,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凑合着过呗。可嫦娥做不到,她是一个有个性、有主见的女人啊,她爱她的丈夫,当初嫁给他就因为他是一位朴实无华的英雄,而如今,岁月流逝,英雄不再,她失望至极。她曾经苦苦规劝,但都没用,于是她的心冷了,渴望自我解脱。说这个嫦娥的内心很矛盾,她想了许久,最终才做出这样痛苦的抉择,把这不死之药给吃了,一来可阻止后羿吃了这药,百姓受苦受害;二来自己也要追求一种新的生活,爱人更要爱自己嘛!于是,吃了药的嫦娥就轻飘飘地飞上了月宫。
请注意,这个版本虽然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加工而来的,但药已经不是偷来吃的了,偷药说也不符合这样一个为天下百姓着想的女性光辉形象的要求了。在这个版本里,药一开始就是在嫦娥那儿保管着的。这也是嫦娥作为一个光辉的女性,与后羿为代表的旧势力从容决裂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这一点被第三个版本的嫦娥故事完全继承了下来。
第三种版本就是后人根据屈原《天问》中的几个问题提出的,也叫做“天问”版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屈原在《天问》里说: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雒嫔?冯珧利决,封豨是射。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浞娶纯狐,玄妻爰谋。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这段话牵扯的信息与人物还是比较复杂的,我在这儿不多做解释。但是有一种民间传说却是据此而来的。说善良美丽的嫦娥和后来的西施一样,原来也只是个村姑,结果被心术不正的河伯看上了,在遭到嫦娥义正辞严的拒绝之后,河伯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要王老虎抢亲。正好碰到后羿经过,一箭射瞎了河伯的眼睛,河伯就跑了。这英雄救美之后,往往就互见倾心了,嫦娥跟随着后羿射九日,平三害,直至后羿成就霸业。
说这个河伯要报仇,后羿就先发治人,领兵去大战河伯,最后不仅战胜了河伯,还把河伯的老婆洛妃给霸占了。有一种说法,是后羿跟河伯老婆洛妃暗地里私通了,其实都一回事,不过是一个明里,一个暗里,反正事实都一样,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后羿有了“婚外恋”,嫦娥与后羿的婚姻生活发生了危机!嫦娥面对自己的婚姻危机,也曾对后羿规劝过,可没用,变了心的男人就像嫁出去的女人一样,都是泼出去的水,一样的覆水难收。在这种情况下,嫦娥痛定思痛,选择离家出走,于是就有了奔月一说。
当然,这里也有一个隐含的前提,也就是那个能导致嫦娥能从容地选择离家出走的不死药,是在嫦娥手上保管着的。也就是说,药不是偷的、窃的,也就不存在偷药之后的好奇或者紧张,从而导致的误服不死药的可能。这很关键,这说明嫦娥离家出走的“奔月”计划完全是主动的选择,而不是被动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一时的冲动。嫦娥的奔月,她的离家出走,在这里是一个女性对自身爱情理想与爱情信念的维护,是对婚姻生活中不负责任的男性的一种无声的谴责!
李商隐的诗里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是后代人揣测嫦娥到了月宫之后,无法忍受月宫里的荒凉与寂寞,从而产生了后悔之意。如果是放在偷药说、窃药说的故事版本里,还马马虎虎,因为那是一时冲动,自私自利的恶果。但要放在《天问》版的嫦娥故事里,那就是对女性的诬蔑。分明是后羿背叛了嫦娥,为什么嫦娥要后悔?碧海青天,夜夜怀着一颗后悔之心的应该是仰望明月的后羿。苏东坡的《水调歌头》里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是说月宫里不胜寒冷,这的确不假,但那不正是一个寒了心的女子的最好的居所吗?
传说中后羿跪在院中,看着明月中的嫦娥心生悔意,但一切都已不能挽回。于是他破罐子破摔,在嫦娥走后更加暴虐不道,原来被他推翻的太康的王后逃回了娘家,生下儿子少康,少康励精图治,居然以十里的土地,五百人的部众为基础,最后完成了他的复国大业,后羿被他的手下寒浞所杀,曾经的盖世英雄,最终以悲剧而告终。
而嫦娥,在天上默默地看着这一切,看着她曾经心爱的男人一朝毁灭,土崩瓦解,真不知她的心里是怎样的感受。
今天,当你沐浴着“床前明月光”而“举头望明月”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那里,住着一个曾经为爱所伤的女人!
说到“为爱所伤”,有时受伤的不只是心灵,受伤的还有可能是身体,是生命,乃至牵扯到国家的兴亡。
请看下回:西施的故事——“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