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丁周照旧,从后门口,护送她出来,拉了拉她手臂,“要戴套,懂么?”
他居高临下地交代。
退思回头来,局促一下,“没有呢!”
“会有的!”
他没像往常,送到路口去,说完转身走了。
大四上学期,国考11月份。国庆假期,退思留在学校紧张冲刺,冯磊从家里带了妈妈煲的汤和爸爸做的炸带鱼。他们俩坐在食堂的小桌子上面对面,“等考完,咱俩先去看个电影!”
冯磊拿筷子给退思挑鱼刺,挑好的鱼肉放在她米饭上。
“好。”
她答应。
“再去漳州泡个温泉!”
“好。”
“再去泉州拜拜关帝庙!”
“好。”
“再回一趟我家,见见我爸妈!”
退思抬头来。
“好么?”
他问,紧张地眼睛。
“要不要,等成绩出来再说。”
她迟疑着,慢慢说,是怕万一没考上,自己情况之差,会被嫌弃。
“不用等,我跟我爸妈说过了,他们都很希望你来家里吃饭。”
冯磊满怀期待的眼神。
被他眼神笼罩着,她扶着汤碗,垂了垂眸,“好啊,到时找个合适的时间。”
“行。”
他开心得像小孩儿一样,咧着嘴,露出牙。
退思看着,也跟着笑了笑。
冯磊12月考完,他们如约去漳州、去泉州玩,要去冯磊家见父母时,退思又犹豫,“我正好下午要回家拿一趟衣服,你陪我一起吧。”
她说。
冯磊点头,“好啊。”
其实有一点明白她的顾虑,也知道她的意思,让他先去她家,再考验他一次。
老城区的房子,好多都拆了,留下了的都是不能拆的。南屿路上很多狭窄的巷子口,退思带着冯磊,转进其中一个,走过一处垃圾分类站,再左拐。
她特地没跟外婆说,一来不想让外婆忙碌,二来想让冯磊看到她家最真实的情况,别有什么不切实际的认识。
家里门口背阴的墙角,常年长着一团青苔,发霉的味道。
“外婆,我回来了!”
退思开门进去,把冯磊让进门,坐在餐桌边。
方菊花在厨房间里炒豆角,伸头出来,呆在那儿,火也忘了关!“哎哟,怎么回来了,带回来了?不说一声,思思啊,不说一声!”
她手忙脚乱起来。
“外婆!”
小学生见老师一样,毕恭毕敬,开口就跟着退思叫外婆。
把方菊花叫得,更局促,“快坐快坐,我去加个菜,奥,炖个排骨……给你们泡茶,思思,去买点儿那什么!”
她脑子卡住,一下子想不出名字。
“外婆,”退思笑着去拉她胳膊,“别忙,我们买了吃的进来,喏!姜母鸭,水煮鱼,还有小海鲜,等会儿咱们喝点酒,酒也买了,这儿!”
“哟,你巷子口买的吧,这家姜母鸭不行,没有从前丁周家的好,早说我不让你买!”
外婆伸头看看桌面上,随口说。
说的,退思垂眸一刻,有段时间没和丁周见面,不知道他好不好,等考试结果出来,去找他。
冯磊也拉外婆坐下,外婆实在坐不下,偏要起身去做个油炸花生米来下酒,趁人不备,悄悄溜进房里去了一趟,换身颜色衣裳出来。
“看,我外婆为了见你,特地换衣服了诶!”
退思歪身凑到冯磊耳边笑说。
他也笑着点头,“看见了!”
迅速转头在她脸上亲一口。
她立刻瞪圆了眼睛。
更显可爱,他忍不住,又凑近啄一口。
他们三人围着桌子吃饭,退思听冯磊和外婆说话,讲老厦门街道上、街头巷尾的故事,专拣外婆有兴趣,听得懂讲,相谈甚欢。
她转头看外婆笑着,嘴角和眼角,都是一圈圈细纹,像夏日池塘上投出的涟漪。
她也跟着笑起来。
隔了一天,退思跟着冯磊去他家,他特地说,要先回家准备准备,“准备什么?不许准备!”
她揪着他说。
“要的,要的,迎接你,要隆重一点。”
他一头笑着躲,一头说。
可能这点准备帮了倒忙。冯磊回家,张罗退思来时,吃的喝的,都要按着她喜欢的来。随口和他妈说起:“她家条件差,从小肯定吃不到什么好东西,来咱们家要吃点好的。”
“她家条件多差?你昨天不是去看过了!”
他妈问。
“很差!”
他开着冰箱门,觉得要再买点草莓酸奶。
“老冯!”
他妈伸头叫他爸过来,接着问:“你先说,她单亲家庭,跟着外婆长大,那她妈呢?一直没说。”
“她妈不在家,好像外面打工挣钱,没见着她妈。哎呀,紧张什么,她们家三个女人,本来就不可能条件好,不是都跟你们说了么!”
他不耐烦地说,低头在手机上操作,买酸奶,退思爱喝。
“找什么不好,非得找个这样出身的。”
冯妈瞥了冯爸一眼,意思让他说话。
“哎!我说的时候,你俩可听得高高兴兴,没反对。”
冯磊坐在沙发上。
冯妈还想说什么,被冯爸一个眼神制止住,他坐过去说:“别怪你妈说的,我们是不反对你谈恋爱,找你喜欢的。不过这姑娘家境这么不好,你也要现实一点,磊磊,咱们家也是普通人家,接济她们是接济不了的,你明白这个道理么?”
“家庭出身又选择不了,她人真的很好,你们见了就会喜欢她的,又漂亮又温柔,而且有什么都跟我说,没有一点隐瞒。”
冯磊坐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