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看杜侍郎那笑就不顺眼,他抿了抿唇,没出声。
皇帝很满意自己的儿子没急着跳出来表态,散朝之后,特意把太子叫到跟前,和蔼的问:“七郎,关于淮南之事,你有何想法?”
太子想了想,“儿臣觉得苏相的话更为有理。”他这不是偏向老丈人哦,是真的觉得他有道理。
“为何有理?”皇帝紧接着又问了一句。
“淮南大雨,有水灾之患,是急中之急,除此之外,都可以暂缓。”照太子的想法,这个问题还有放在朝上吵这么多天么?直接派天使带兵压款出发到淮南去。若是情况属实,钱款转交各地太守,看着他们加固完河堤再回来。若不是真的,把东西再拉回来就是了。
“若淮南之险是编造的呢?”皇帝面无表情的问。
太子突然挑眉而笑,“怎么会呢?江南道的御史不是给阿爹送回密信了么。”
皇帝:……这回装不下去了,他瞪了儿子一眼,“眼睛真尖。”又正色问了一句:“若是江南道御史也同流合污,一同期瞒君上呢?或者,江南道的御史,没有及时送回消息,又需你决策,又待如何?”皇帝这时,确是真心教导太子。
太子垂眸想了想,“阿爹常教导儿臣,要以百姓为重,在没有确定淮南等地的太守联合欺君,兴修河堤的钱款还是要拨。”
皇帝摸着胡子点了点头,“不错,凡事有轻有重,作为君主,必要明确轻重缓急,有所取舍。”
太子垂首肃立,“儿臣明白。”
儿子受教态度良好,皇帝很是欣慰,温和的道:“七郎,过来坐。”关于后续事件,他还要听听儿子的想法。
皇帝借着朝中事务,教导和磨练太子的时候,苏颜却过得十分开心。她自那日得了皇帝的允诺,便每天开开心心的去书阁找书,然后抱回九曲宫看。
这一天,她照例带着宫人,在书阁中选了十几本书,欢快的带着人,自书阁出来,突然发现有个瘦瘦小小的身影,躲在树后,偷偷的往这边看。
“十二郎?”苏颜一眼便认出那个瘦小的身影是谁。
十二皇子在被发现的那一瞬间,悄悄往后缩了缩身子,漆黑的大眼带了几许惊慌的看着苏颜。
她含笑冲着十二皇子招了招手,“十二郎,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