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顾岳祥是个傻的(1 / 2)

“这个我和大哥曾经讨论过,可以从三步走。”

顾佳琪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地细细说来。

“第一个是先确定人选,有多少人、什么年纪、读过几年书、擅长什么。”

“还有人品心性和勤快稳重、机灵敏捷……这些都要选一选,分出几组。”

“有人合适当小二,将来可能当得上掌柜、有人会算帐又细心,培养一下可能就是帐房。”

“有人勤快稳重又有眼力劲儿又细心,做伙计历练两年能担得起事情的,以后还能不做管事?”

“外头那些掌柜管事,谁还不是多年的经验积累、人脉和处世的历练出来的?”

“甚至一个位置干了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是有的。”

“人选得好了,用得好了,培养起来也快的。”

“如今刚入冬,雪还没下起来呢,上回听大哥说,那公子有意年前在府城开一家酒楼。”

“若咱们有小二伙计人选了,就可以先送去他相熟的酒楼学着,新酒楼开张不就有人手了?”

“在酒楼里干上一年学习一家酒楼的经营、小二伙计又是干什么的,如何应对各种事情。”

“等人家去别处又开新酒楼了,调人过去掌事情、管人手。”

“办事最好的那个,不就是个小管事了?”

“会算帐的那个,不就有机会做帐房了?”

“那公子也是要考科举的,大哥曾听他说过,有意将酒楼一路往南边开,还要开到京城去呢。”

“不说实现这个愿望需要几年,这生意上的事儿都是说不准的,我以前在傅家也没少接触这些经营之道。”

“但若经营好了,铺子多了,不就缺人手了?去牙行选人也是选,从咱们村选人也是选。”

“若真能跟着人家开铺的计划一路南下,也见了世面。”

“总好过一辈子窝在村子里,最远就去过安远县。”

“若是将来不愿意做了、想家了、想回村里安定成家了,提前一到三个月辞工便是。”

“铺子开多了,肯定还要人赶着马车拖货呢,可不就需要伙计和管事了?”

“或许,这样的活计也得一批一批等安排,不是一次两次就全部到位的。”

“可咱们村子里符合条件的读书郎,又有多少呢?”

“年纪小的、读书太少会的不多的,也选不上啊,不过是早作筹谋罢了。”

“能做帐房或是管事的,怎么也得读过八到十年书吧……”

有了这个读书年限,就能刷下去一批年纪太小和家里不供读书或是自已无心读书的村里娃了。

而她今天打开了这些老头们的思路,至少以后村里学童都有机会多读几年书。

供不起也会想办法供的。

供出来了,赚的工钱比在家种田要多得多了,谁家不会算这笔帐了?

村里娃们能走出村子去,在村里人眼中就是有出息了。

老头们心里也飞快地盘算起来。

顾岳民的两个儿子,只是仗着姐姐的关系,在镇上方家酒楼当跑堂小二和采买管事。

就已经觉得自已是镇上人了,回村也高人一等。

这要是去了府城还得了?

但是对顾家大房的嫌弃,丝毫不影响他们迫切希望枫林村里多出去几个出息的。

只不过,按琪丫头的意思,其实最终能在外头混出名堂来的,也不会太多。

但这也是机会已给到眼前了,就看那帮小子们自已够不够争气了。

“若是可选的人不多,也不用着急,不是还有些年纪没到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