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庸一听说有门路讨好长公主,眼睛立刻就亮了起来。
他始终认为,长公主对皇上有着救命之恩,就算她犯下通敌卖国的罪行,皇上也会念在幼时的恩情,网开一面。
即便将来皇上驾崩了,也会在死前为长公主留下免死金牌。
太子想清算长公主,那就是天大的不孝。
忤逆先帝的罪名,贤良的太子可承担不起!
况且,太子最终能不能登基,还是另一回事呢。
长公主和兰贵妃来往密切,兰贵妃的地位仅次于皇后,年过四十,依旧盛宠不衰。
兰贵妃生下的二皇子,比太子只小了两岁,一样的文韬武略,在朝中富有贤名。
长公主有意扶持二皇子。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程庸押宝长公主,有自信延续侯府的荣耀。
“什么机会?你快说。”
他迫不及待。
程思绵打开了包裹。
程庸连连吸气,眼波震颤,好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今日阳光晴好,书房光线明亮,眼前的宝物却依旧不失华彩。
鲜艳如血的美玉,精雕细琢成盛放的玫瑰花,神圣又庄重。
艳丽大气的色彩,映在二人的眼底。
这样的宝物,放在狭小的书房内,仿佛就是对她的亵渎。
她应该被供奉在金碧辉煌的大殿,每日香火缭绕,众人磕头祭拜,向她虔诚祈福。
程庸看着眼前的宝物,竟然生出了一种不敢触碰,生怕玷污圣物的惶恐与渺小。
“这……这难道就是传闻中的……”
他惊得语无伦次。
程思绵抬起眸子,平静如水,“是了,这便是高昌国的镇国之宝,滴血玫瑰。”
程庸连连惊叹。
“高昌国灭国的时候,不是说丢失了吗?八万胡兵搜遍了高昌国的每一个角落,也没找到这个宝物的下落,怎么会到你的手里?”
程思绵淡然解释:“三年前我往衡州走了一趟,在一个村子里,遇到了一个异域女子,用滴血玫瑰换了三万两银票。
我只当是个寻常的宝物,就带在身上了,回京之后,偶然听说,此乃高昌国的镇国之宝,长公主甚爱。
我想着,咱们程家,和长公主荣辱与共,何不让父亲献给长公主?
长公主一高兴,求一求皇上,父亲的官位也许就回来了。”
程庸感觉到女儿对自已的尊敬与爱戴,先前的怒气消散得一干二净。
他望着女儿,笑得合不拢嘴,眼神温和了许多。
乍一看,还真有点慈父的模样。
长公主此生最渴望得到的宝物,便是滴血玫瑰。
为此,她不惜勾结胡人,派她的亲信岳乘空联合胡人,灭了高昌国。
伏尸百万,血流千里,哀鸿遍野,她丝毫不在意。
这些年,她一直都在寻找滴血玫瑰的下落。
她怀疑,宝物就在逃走的高昌国公主手中。
但公主隐匿何处,她却始终寻不到踪迹。
如果他把滴血玫瑰献上,那便是长公主的头号功臣。
长公主在皇上面前,向来最有话语权,他官复原职,甚至更上一层楼,岂不是指日可待?
他越发觉得,把程思绵接回来是一件无比正确的事情。
“绵绵,你可真是父亲的福星啊!”
他感动得快要落泪了。
程思绵清冷的眼底,不见一丝波动。
“父亲乃一家之主,父亲好了,侯府才能兴旺,我自然为父亲着想。”
程庸小心翼翼地捧起了滴血玫瑰,肥腻的脸因兴奋而冒着红光。
程思绵看着他,眼底深藏一抹冰冷的死寂,仿佛在看一个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