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1 / 2)

>

叶青没有一上来就扯什么假大空的理想,也没把自己架在很高尚的位置,而是着眼于她自身的困境和私心,将她曾经备受困扰的身高问题给翻了出来,然后从这个很小很细微的生活点滴着眼,再引入到科学养殖这个话题,这样的方式很容易就能把倾听者带入到了她的情境当中去,使得她的整个谈话过程轻松且真实,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甚至让听者意犹未尽。

几个报社的记者们就都被叶青给吸引住了,尤其是在听到叶青提到下乡后看到农村现状后她的心路历程,以及阐述她构思养猪计划的初衷的时候,每个人都觉得感同身受,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

之后记者们又问了叶青不少问题,但可能是有杭廷芳在前头将访谈的基调定死了,又或者是这些记者本来就得了上头的指示,总之,每个人的问题都很温和,并没有谁刻意给叶青挖坑或者问一些过分尖锐的问题。

而且几个报社的记者都没有因为叶青年纪小就表现出高人一等不尊重叶青的地方,这让叶青在采访的过程中情绪始终都很稳定平和,回答问题自然也干脆利落,只要不涉及到敏感话题的部分,她基本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整个过程都相当配合。

当然,记者的专访并不是这次的重点,真正的重点,还在蓟城电视台的新闻拍摄上。

这个年代,全国也就那么几个电视频道,能在各大省都收录到的电视台,估计就只有蓟城电视台这一家了。

而且蓟城电视台不管是播放的节目还是播放时间段都是有固定要求的,每天新闻时间播放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国家级的大事件,且多数是以中北海为背景的各种重要活动为主。

像这次电视台由宣传委指定,千里迢迢地跑到一个农场来对一个普通老百姓进行个人专访,绝对属于开天辟地头一回。

第157章第157章

母猪接生的最后一天,还剩下十四头母猪未分娩,虽然前面几天叶青掌控全局,领着手底下的四个徒弟将接生工作进行得特别顺利,从未出过差错,但最后这天,因为电视台架设了摄像机,要将叶青接生的情况拍摄下来,作为接下来电视台新闻播报时的重要素材,所以不管是部队农场还是这次下来的这些记者们,都一个个精神紧绷着,就怕在拍摄过程中叶青这边会掉链子。

几个徒弟们也没见过这样的阵仗,看到几台摄影机摆在猪圈角落里正对着接生的产房,弄得她们都有些不知道手脚该怎么摆了,哪儿还有前几天的镇定和利索?

叶青没办法,只能亲自下场,领着几个没出息的徒弟一步步操作,许是叶青的沉着冷静带动了几个姑娘的情绪,慢慢地她们又找回了之前的感觉,开始沉浸到了接生工作之中,忘记了周围拍摄的人群,只一门心思将注意力落在了这些待分娩的母猪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