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2 / 2)

与其让一个国外货在国内风靡,还不如早做打算,趁着政策还没完全放开之前就提前铺路,让国货霸占市场,将这些舶来品直接阻拦在国门之外。

叶青对后世商业上的各种宣传手段不说信手捏来,起码也是经历过各种广告和宣传方式荼毒的,所以要怎么推广这个药膏,她随便细想一下,就能罗列出来七八种方案。

卖应该是不愁卖的,所以最关键的,还是这个药膏的生产。

但眼下这个局势,能不能在靠山屯合法合规地成立药厂,把这个药膏量产,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和重点。

如果药厂真的能成立,那么不止是知青院这些知青的就业问题有了着落,整个靠山屯三百多户村民,估计都能跟着一块儿受益。

若是药膏能卖到脱销,成为家喻户晓甚至家家必备的日常用品,那肯定就会扩大生产。

到那个时候,别说是靠山屯了,就是红旗公社、乃至整个青山镇,说不定都能靠着这个“网红药膏”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这事儿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一蹴而就的,该怎么弄,叶青还需要再细细琢磨一番才行。

方案尚未成型,叶青也就暂时没跟任何人提,但回去后,她开始提笔给顾卫东写信,将她对那个膏药的想法都逐一写在了信里面。

一方面她是咨询顾卫东,关于他家的那个药膏方子能否拿出来量产的问题,毕竟归根结底,药方是顾家奶奶传下来的私产,这期中牵涉到的,是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的问题,必须要征得当事人的同意才行。

另一方面,顾卫东是九十年代重生回来的,应该更懂得市场经济开放后,国内各行各业百花齐放的场面,真要是运作得当,顾家光靠着这个药膏的秘方就能一飞冲天,往下数三代可能都再也不用为钱而发愁,到时候他家吃肉,与他们毗邻的周边这些村落,都能跟着一块儿喝汤,全乡镇一块儿受益,何乐而不为?

叶青把她的想法里里外外毫无保留地写在了心里面,但认不认同她的这个建议,得看顾卫东自己的选择,叶青没法强求。

不过叶青觉得顾卫东应该不会拒绝。

毕竟这家伙一门心思想在部队发光发热大展宏图,可他又想要对他曾经的那些退役后事业受挫生活困苦的战友们提供帮助,眼下叶青给他提供的这个思路,未尝不是一个解决他心中困扰多年的难题的好点子。

第101章第101章

分了这么多肉,当然要好好吃一顿烧烤了。

叶青之前专门去镇上找铁匠帮忙给打了个烧烤架,如今架子总算是能派上用场了。

上好的卤肉,山羊里脊和猪五花,再加上野鸡翅和大鸡腿,绝对是烧烤食材的不二选择。

叶青还自己灌了一些肉肠,再加上她在后面搭建的保温棚里面种的新鲜生菜,满满当当堆了一整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