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2 / 2)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6]

清晨,她的笑声如同花儿一般欢快

夜晚,她的漆黑好比秀发似的乌亮

她那些动人的夜莺唱着美妙的曲调

如焚烧的树叶,它们唱得热烈而悠扬

而我,我在贾哈娜拉和莎尔芭拉[7]的花园咏叹

连天堂的杜巴树[8]也妒忌它们的郁郁苍苍

[1]原诗为波斯文,译者以Josephine Davis和无名氏的两种英文译本为底本译出。两首英文译诗有个别费解字句,译者另参考波斯文原诗酌改。为了加深读者理解,译者参考了Nancy Hatch Dupree的An Historical Guide to Kabul,为诗句添加了注释。

[2]米尔扎·穆罕默德·阿里·赛依伯(1601~1677),著名诗人,出生于大不里士,也称大不里士的赛依伯。1626年应莫卧儿帝国国王沙贾汗之召,前往印度当他的宫廷诗人。此诗为诗人1627年归途路过喀布尔时所作。

[3]当时的波斯诗人喜欢把美丽女孩的睫毛比喻成能够刺穿爱人的心的荆棘,赛依伯在这里使用了这个意象。

[4]阿舒翰(Ashukhan)和阿热凡(Arefan)是喀布尔的两个圣人,分别代表爱人和智慧。

[5]基尔兹,传说中的伊斯兰教先知。

[6]诗人用太阳来比喻美丽的喀布尔妇女。

[7]贾哈娜拉和莎尔芭拉都是莫卧儿帝国国王沙贾汗的女儿。

[8]传说中天堂才有的极其美丽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