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客家村落生活过一段时间。”陈浩的目光悠远,投向黛色山峦,记忆的闸门缓缓开启,往昔岁月如画卷般在他眼前铺展开来,“土楼里的生活,简单而又充满人情味,像是未经雕琢的璞玉,温暖而真实。尤其喜欢夜晚,倚坐在那古朴的圆月窗前,任凭清辉洒落,听着村民们用带着泥土气息的客家话,娓娓讲述着那些古老而神秘的传说……”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在讲述一个遥远的故事,带着淡淡的怀念和向往。
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话题如同山间清泉,自由流淌,时而谈论纽约的繁华喧嚣,时而聊起客家的淳朴风情,从对电影梦想的执着追求,到生活中那些微小而琐碎的片段,无不兴致盎然。
不知不觉间,夜幕已如泼墨般,将群山笼罩在一片深邃之中,山间却亮起了点点星光,那是萤火虫,提着小小的灯笼,在夜色中翩跹起舞,宛如坠落凡间的星辰。
陈浩凝望着这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忽地想起郑浴玲剧本扉页上那行娟秀的字迹--《致橡树》。他拾起剧本,借着微弱的月光,轻声吟诵道:“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他的声音在静谧的山间回荡,带着一种低沉而温柔的力量,仿佛在向心爱之人倾诉衷肠。
郑浴玲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随即用带着吴侬软语般温柔的客家话,缓缓接道:“木棉与橡树的根,要在地下紧紧相握,叶,相触在云里……”她的声音轻柔而坚定,仿佛在回应着那份深沉的爱意。
两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在漫天萤火的映衬下,如同两股清泉汇聚成河,谱写出一首浪漫而动人的诗篇。
这一刻,时间仿佛被施了魔法般,静止不动,整个世界都变得模糊起来,只剩下他们彼此的身影,和那漫天飞舞的萤火,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而梦幻。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突如其来地,山间升起一阵浓得化不开的雾气,像一张巨大的白色幕布,瞬间遮蔽了所有的视线。
能见度骤然降低,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剧组人员的呼喊声在浓雾中若隐若现,显得格外惊慌。
“看来得先下山了。”陈浩果断地站起身,向郑浴玲伸出手,温声道:“小心点,路滑。”
郑浴玲没有丝毫犹豫,将手轻轻地放进他的掌心,感受到那温暖而有力的触感,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莫名的安定。这让她想起十五岁那年,独自一人在纽约地铁迷路时,内心的恐慌与无助,直到慌乱之中,握住了一位慈祥的神父手中的玫瑰念珠,那份冰凉的触感,同样给了她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全感。
两人小心翼翼地在浓雾中摸索着下山的路,周围一片白茫茫的,仿佛置身于一片混沌之中。
陈浩一边走,一边不时地提醒郑浴玲注意脚下的石头和坑洼,他的声音沉稳而镇定,仿佛是茫茫雾海中的一座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突然,郑浴玲脚下一滑,身子失去平衡,眼看就要摔倒。陈浩眼疾手快,一个箭步上前,一把将她紧紧地搂进怀里。那一刻,她的身体撞进一个温暖而结实的怀抱,鼻尖萦绕着他身上淡淡的烟草味,安全感瞬间包裹了她,仿佛所有的不安都烟消云散。
“没事吧?”陈浩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温热的呼吸轻柔地拂过郑浴玲的发顶,如同春日里和煦的风。
郑浴玲只觉心跳如擂鼓般剧烈,仿佛要从胸腔里跳出来,一股热流直冲脸颊,让她白皙的肌肤泛起淡淡的绯红。她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慌乱,声音细若蚊呐:“没事,就是……有点滑。”
她缓缓抬起头,视线与陈浩交汇,仿佛两颗星辰在夜空中相遇。两人的距离近得不可思议,仿佛呼吸都能融为一体。她能清晰地看到陈浩眼中那浓烈的情意,如同一汪深不见底的湖水,充满了温柔和渴望。而她自己的眼中,又何尝不是映照着同样的感情?